在我失業在家,博覽群報(公司年報)的這段日子裏,發現有一個行業,賺錢能力很強,違反我過往的認知。
日資百貨公司,大丸、松阪屋、三越、東急等,自九十年代起已陸續撤出香港,“死剩種”崇光的香港業務也早已於2001年易主,收購者是鄭裕彤與劉巒雄家族,後來再將之上市而成今天的利福國際。傳統智慧認爲是消費行爲的轉變,因爲消費者現在更喜歡逛Shopping Mall ,所以導致整個行業的不景氣。可是當我讀完利福的年報之後,我現在認爲歐美日百貨業的死因可能只源於自身的管理不善。
一向對鄭氏劉氏都沒有好感,是因為根據往績,兩者皆以零和遊戲的態度對待小股東。可是利福的股價如果可以再便宜一點的話,我還是會願意做一個小股東。單單一家銅鑼灣Sogo,總樓面面積約370,000平方尺(34,000平方米),08年銷售額達港幣55億。尖沙咀店規模較小,銷售額只及銅鑼灣店的十分一,假設香港地區的業績(EBIT)港幣9億9千萬全部來自銅鑼灣店,每平方尺每年銷售額HK$14932,EBIT HK$2678,銅鑼灣Sogo很可能是世界上每平方尺營業額及利潤最高的百貨店。
久光百貨上海店已營運五年,盈利貢獻越來越大,也為利福的國内業務累積寶貴的經驗,大連及蘇州店已開業,接著是天津及瀋陽。比起國内的同業,業務擴展相對保守(保守是大部分好公司的特徵),重質不重量。鑒于香港業務提供的強大財力,國内的所有項目都是自置物業,有別於很多競爭對手,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有極大優勢。
利福直接銷售收入對佣金收入比例比國内同業高出不少。須知佣金收入等於收租,或張五常經常講的佃農分成,專櫃經營者自負盈虧,管理難度較低;自行採購銷售,則入貨眼光要準,講價要叻,定價要狠,管理庫存得宜,管理水平的要求高得多。從利福持續的盈利數字,充分反映出其管理水平。
看利福的管理風格,跟新世界及華人置業多有不同,是否細劉(劉巒鴻)有別於大劉或鄭氏,是一個出色的管理人,多於一個精明的投資者?
一邊看年報,不禁聯想起另一家公司。不是百貨公司,是地產 - 恆隆地產。兩者多有相似之處 - 香港公司,負債低,積極投資大陸,專攻一線城市,主要競爭對手都是地頭蟲。而百貨業其實與恆隆的收租業務十分接近,商鋪的租金跟住宅的租金不一樣,很多時候是固定月租加銷售額分成,反而跟百貨公司的專櫃安排一樣,固定租金加佣金。恆隆的國内發展策略,得到業績的支持,也得到投資者的支持 - 股價長期高企。利福的内地業務才剛起步,能否同樣以過江龍的身份脫穎而出?
管理得宜的百貨公司,可以看成是附加值更高的收租地產公司。
1 comment:
意外之選,才可能帶來意外的收獲.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