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傳福先生為比亞迪汽車定下的目標相當嚇人 - 2015年中國第一,2025年世界第一。多有人認爲是癡人説夢。我是比亞迪的“大好友”,當然不這樣看。分析如下:
1)中外合資廠商不足懼。合資的中方都是國營背景的企業,國企效率雖已改善,但仍難敵民企。法規所限,外資無法獨資經營,政治及歷史包袱也太多(不容易把研發工作移師中國),核心零部件技術不敢放手給中方夥伴,合作並未全心全意。質量雖較好,經驗也較豐富,但生産成本高太多。同樣的規格配置,價格比國内品牌高約六成至一倍,可見將來中國市場還是以入門級轎車爲主,合資厰敗下陣來,是遲早問題。
2)國内品牌中銷量最高是排名第四的奇瑞,比亞迪利用今明兩年時間把產品綫豐富一點,估計最遲明年便可超越奇瑞。吉利看來也不成氣候。長城汽車的市場策略獨樹一幟,風格踏實,財政穩健,應有一番作爲,但格局是遠輸比亞迪了。
3)汽車的制動及傳動結構,歷史悠久,重要專利早已過期,生産技術秘密不多。豐田之所以傲視同儕,有内外二因。内因是來自其家傳戶曉的生産管理系統(Toyota Production System),以及優越的企業文化,兩者息息相關。生産管理可以學,大家都全力在學;企業文化難學,且中日民族性格不同,各有優劣,強行複製效果不一定好。觀乎比亞迪的企業文化,不一定輸於豐田。外因是歐美車廠因勞工法例及工會力量左右,成本遠高於日本車厰。無須多講,論生産成本,中國優勢非常明顯。
4)中外研發成本的差距,更是驚人。外國車廠開發一個新車型的費用動輒數十億,中國的是兩三億。何解?第一,中外研發人員的工資差距極大。第二,中國企業很能放下民族尊嚴,盡量抄襲可抄的部分,省卻很多時間。
5)以數量算,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,而市場規模只會逐漸抛離歐美。只要能做中國第一,便很大機會成爲世界第一。
6)電動車的設計較汽油車簡單得多,估計大量生産後,成本可以遠低於汽油車。汽油車技術已歷百年,進步有限。反之,電動車技術,拜高油價及高漲的環保意識所賜,近數年才受重視,性能上有很大的改良空間,前途不可限量。雖然現在大家都一窩蜂地研發電動車,但要追上比亞迪是不太容易。
7)要在十多年内成爲世界第一,有兩大負面因素,都與政治有關。一是電動車的普及速度。單是市場力量恐怕不夠,必須靠政府的推動及協調。最不希望電動車取代汽油車的是石油公司,而全世界的石油公司,政治勢力都很大。二是貿易保護主義。如果完全沒有貿易壁壘,中國汽車業要勝出應該不用多久。
以銷量算,比亞迪汽車於2015年前成爲中國第一,我看機會是頗高的;2025年前成爲世界第一,難度甚高,必須外在因素之助,但機會還是有一點。衷心希望王先生成功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